2015年1月上旬摘選項目暖通意見
|
|
暖20150101
|
|
建筑層數
|
建筑面積(㎡)
|
建筑高度(m)
|
|
5層
|
10萬以內
|
30以下
|
|
供暖室外計算溫度(℃)
|
供暖設施
|
熱計量表
|
|
-13.6
|
散熱器
|
3760
|
|
1 熱水采暖溫度宜為75/50℃。
2 供水立管的始端和回水立管的末端均應設置閥門,回水立管上還應設置排污、泄水裝置。
3 空調水管系統圖L5供回水立管缺自動跑風。
4 *排風(煙)系統應有剖面圖,吸風口上緣至頂棚的距離不應大于0.4m。
5 嚴寒地區,地下車庫宜在坡道出入口處設熱空氣幕。
6 應對地下一層管網的管道固定支架進行作用力計算,并將計算結果給結構專業提資。
7 *機械防煙系統加壓風機缺調壓設施。
8 05系列建筑標準設計圖集因編制依據的標準、規范均已作廢,已不宜采用;應采用現行的國標圖集。
9 通風、空調、消防平面圖中的粗虛線為何物?應用文字注明;與消防有關的防煙分區界限、擋煙垂壁、防火卷簾均應用圖例和文字在圖中標明。
10 *外門處散熱器的供暖立管或支管應單獨設置。
11 外門處立管或支管上的閥門至干管的距離不應大于120mm。
12 采暖系統圖應標注熱耗、總阻損。
13 防煙分區內的排煙口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m。
14 換熱機房和制冷機房宜由當地熱力公司建設和管理。
15 *熱力管網應進行嚴格的水力平衡計算。當熱力管網通過閥門截流來進行阻力平衡時,各并聯環路之間的壓力差值不應大于15﹪;否則應在熱力站和建筑物入口處設置靜態水力平衡閥。
16 設置和選擇水力平衡閥應根據水力平衡計算的結果并符合(JGJ26-2010/5.2.14;5.2.15)的有關規定。
17 本次設計應包含各建筑物入口水力平衡閥型號、規格的最終確定。
18 加熱站、配電間、電梯機房宜設置帶溫控裝置的排風設施排除余熱,排風設施啟停溫度為40/35℃,利用排風溫度控制排風設施的啟停。
19 *室內供暖系統應安裝自動溫度控制閥進行室溫調控。
20 散熱器恒溫控制閥的選用和設置應符合 JGJ173-2009/7.2.2的要求。
21 恒溫控制閥應具有產品合格證、使用說明書和質量檢測部門出具的性能測試報告,其調節性能等指標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散熱器恒溫控制閥》JG/T195的有關要求。
|
|
|
暖20150102
|
|
建筑層數
|
建筑面積(㎡)
|
建筑高度(m)
|
|
6層
|
5000以內
|
20以下
|
|
供暖室外計算溫度(℃)
|
供暖設施
|
熱計量表
|
|
-16.6
|
散熱器
|
356.3
|
|
1 *設計施工說明應注明:工程竣工驗收必須進行水力平衡檢驗
2 回水立管的末端上還應設置排污、泄水裝置
3 缺入戶管井中各種管道、附件、儀表的安裝詳圖
4 熱力入口應根據水力平衡要求和建筑物內供暖系統的調節方式,選擇水力平衡裝置
5 水力平衡裝置的安裝位置應保證閥門前后有足夠的直管段
6 采用鋼制散熱器時,應滿足產品對水質的要求,在非供暖季節供暖系統應充水保養
7 校核系統總壓力損失5.26(KPa)。
|
|
|
暖20150103
|
|
建筑層數
|
建筑面積(㎡)
|
建筑高度(m)
|
|
4層
|
3000以內
|
20以下
|
|
供暖室外計算溫度(℃)
|
供暖設施
|
熱計量表
|
|
-16.6
|
壁掛爐、地暖
|
89.1
|
|
1. *設計施工說明應注明:工程竣工驗收必須進行水力平衡檢驗 JGJ173-2009/5.2.1
2. “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JGJ142-2004已廢止,應采用“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 JGJ142-2012并對照本工程進行相應修改。 JGJ142-2012
3. 應按“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 JGJ142-2012/3.1.13;3.1.14并對照本工程進行相應補充、修改。 JGJ142-2012/3.1.13;3.1.14
4. 采暖入口做法應采用12N1-13 GB50736-2012/5.10.1
5. 采暖供、回水立管頂端應設置帶閥門的循環管 地方規定
6. 熱力入口應根據水力平衡要求和建筑物內供暖系統的調節方式,選擇水力平衡裝置 GB50736-2012/5.9.3
7. 水力平衡裝置的安裝位置應保證閥門前后有足夠的直管段 GB50736-2012/5.9.16
8. *戶式燃氣爐應采用全封閉式燃燒、平衡式強制排煙型。 GB50736-2012/5.7.3
9. 燃氣壁掛爐設備表數據不全 編制深度規定
10. 采用燃氣壁掛爐供暖時未端供水溫度宜采用混水的方式調節。 GB50736-2012/5.7.4
11. 戶式供暖系統應具有防凍保護、室溫調控,并應設置排氣、泄水裝置。 GB50736-2012/5.7.8
12. 燃氣壁掛爐的排煙口應采用集中排煙道從屋頂上方排出。 GB50736-2012/5.7.5
|
|
|
暖20150104
|
|
建筑層數
|
建筑面積(㎡)
|
建筑高度(m)
|
|
18層
|
1萬~2萬平米
|
50米以下
|
|
供暖室外計算溫度(℃)
|
供暖設施
|
熱計量表
|
|
-16.6
|
散熱器
|
Q1=99.6 Q2=72.7
|
|
計算書:
a) 應考慮戶間傳熱,但附加量不超過50%計算。 (GB50736-2012)/5.2.10
采暖:
b) 采用鋼制散熱器時,應滿足產品對水質的要求,在非供暖季節供暖系統應充水保養。 (GB50736-2012)/5.3.6/3
c) 復核底層、頂層、有東西外墻房間的散熱器,偏少。
d) 大樣說明中散熱器供水分支處應設恒溫閥門,不得采用手動調節閥。
e) 施工圖設計時,應嚴格進行室內供暖管道的水力平衡計算,確保各并聯環路間(不包括公共段)的壓力損失差額不大于15%;在水力平衡計算時,要計算水冷卻產生的附加壓力,其值可取設計供、回水溫度條件下附加壓力值的2/3。
f) *新建和改擴建的居住建筑或以散熱器為主的公共建筑的室內供暖系統應安裝自動溫度控制閥進行室溫調控,見《供熱計量技術規程》JGJ173-2009 7.2.1條;(本項目選用溫度控制閥未明確是自動型),且散熱器恒溫控制閥的選用和設置應符合 JGJ173-2009/7.2.2的要求。 JGJ173-2009 7.2.1/7.2.2
g) 《05系列建筑標準設計圖集》編制所依據的《規范》均已廢止,應選用以現行規范為依據編制的標準圖集。 建質[2008]216號
h) 應按綠色建筑一星標準,核實各項設計指標是否滿足《綠色保障性住房技術導則(試行)》的各項指標要求。
|
|
|
暖20150105
|
|
建筑層數
|
建筑面積(㎡)
|
建筑高度(m)
|
|
24層
|
2萬平米以內
|
100米以下
|
|
供暖室外計算溫度(℃)
|
供暖設施
|
熱計量表
|
|
-16.6
|
散熱器
|
333.43
|
|
1. *設計施工說明應注明:工程竣工驗收必須進行水力平衡檢驗。 JGJ173-2009/5.2.1;
2. 地暖供回水溫度宜采用45/35℃。 JGJ142-2012/3.1.1
3. 應按《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 JGJ142-2012/3.1.13;3.1.14并對照本工程進行相應補充、修改。 JGJ142-2012/3.1.13;3.1.14
4. 采用地暖的衛生間填充層上部及絕熱層下部應設防水層。 JGJ142-2012/5.9.1
5. 采暖供、回水立管頂端應設置帶閥門的循環管。 地方規定
6. *排風(煙)系統應有剖面圖,吸風口上緣至頂棚的距離不應大于0.4m。 GB50736-2012/6.3.2;
7. 地下層采暖管道穿越建筑物基礎、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處應采取預防建筑物下沉而損壞管道的措施。
|
|
|